目前分類:讀萬卷書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書名:Magic Cancer Bullet - How a Tiny Orange Pill is Rewriting Medical History
   神奇抗癌藥丸 - 一顆橘色小藥丸如何改寫醫藥史

作者:Daniel Vasella

ISBN:9867880501

喜愛程度:★★★★

這本書帶來相當有趣的閱讀視角,作者以類似故事及回憶的方式,寫下了史上第一顆癌症標靶藥物問世的過程。

製藥常被人看作是賺取暴利的黑心產業,但仔細想想它只不過是商品事關人命不同凡響了些。說真的哪一間企業、哪一個產業不是"營利"事業?而事關人命往往必需承受更深、更重的期許、責任、風險及使命,於是容易被用放大鏡檢視。無良、暴利、黑心等負面字眼便時常被套用其中。

但回頭細想,我們真的期待藥品的訂價只堪回收成本而已嗎?那代表相對付出的代價是:藥廠可能沒有能力去承受多餘的風險、沒有足夠的資本去開發研究新的藥品。世人看待科技業支出在RD的眼光往往正面,覺得那是「創新」的必要成本;然而卻鮮少有相同的支持度來看待藥廠在RD上所耗費的投入。

不過當然以上這一切的前題是藥廠有用心好好的製藥,而不是販售些騙人的東西。:p


winand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aNobii)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aNobii)

作者:Charles Duhigg

喜愛程度:★★★★★

The Power of Habit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2012年Amazon的暢銷書,然而可能是因為書皮看起來太不吸引人,目錄看起來又頗無趣,於是第一次從圖書館借出來以後一直沒動力去翻它,看都還沒看就到期了 (囧) 。寒假從網路訂書時看到出了中譯本,又看到有名網友的書評寫:「如果你喜歡葛拉威爾的書,那麼你應該也會喜歡這本書。」從The Tipping Point就開始看Gladwell的書的忠實讀者,半信半疑下決定再次從圖書館借出這本書來一探究竟。

通常討論習慣的書多半被歸在自我成長的類別,然而這本書的作者將全書分為三部分:一是個人的習慣 (The Habits of Individuals)、二是成功組織的習慣 (The Habits of Successful Organizations)、三則是整個社會的習慣 (The Habits of Societies),嘿~這下有趣了,這算是什麼類別的書啊?自我成長?商業管理?還是社會學?但想一想也還蠻有道理的,慣性的反應發揮在個人身上是習慣,在組織裡面是文化,在社會則是風氣,大致上就是這麼連在一起的。

習慣是這幾年來很夯的一項學科,作者在最後的附錄也提到,他寫這本書並不是要介紹養成好習慣或改變壞習慣的教戰手冊,因為那樣的策略往往因人而異,不會只有幾種方法,也不是只有幾種方法可以成功。反之,他想呈現的是一個關於習慣的架構:為什麼會有習慣的產生?大腦是怎麼運作的?可以改嗎?

每一章都以一個主線故事作為開頭,中間穿差一個至二個支線情節佐證,最後回歸主線大結局,整本書非常故事性,比目錄看起來有趣多了;另外Cue → Routine → Reward的模型在每個章節中反覆出現,配合圖象化像在洗腦一樣,超厲害!強烈懷疑作者是否超心機,故意採用相同的pattern來造成讀者閱讀的反射,證明習慣是可以被培養的 (哈~是可以這樣陰謀論的嗎 XD)

有一段話我覺得寫得非常好,作者說: ”Once you know a habit exists, you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change it. Once you understand that habits can change, you have the freedom – and the responsibility – to remake them. Once you understand that habits can be rebuilt, the power of habit becomes easier to grasp, and the only option left is to get to work.” 當長大成人有行為能力以後,並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兩手一攤說:「我就是沒辦法……」,酒鬼能戒酒、高中中輟生能轉型成經營Starbucks數間分店的店長,究竟有什麼習慣還能更難改?

雖然最後我不太同意這本書跟Gladwell的書有什麼關聯性,但是它的確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winand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書名:項塔蘭 (aNobii)

作者:Gregory David Roberts

喜愛程度:★★★★★

 

Shantaram  

2013年的閱讀始於一本總共42章、長達983頁的自傳式小說:項塔蘭 (Shantaram)…好啦,確切來說是從去年12月中讀到今天的。身為一本小說,它實在非常哲學,不僅討論了善與惡、自由、愛與信仰,當然還有…人生態度以及存在的意義。我向來沒有特別偏好閱讀小說,但項塔蘭成為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了。

「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和其它故事一樣,從一個女人、一個城市、一點運氣開始。 」整本書是主角從澳洲逃獄至印度孟買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遭遇,從人生地不熟,後來融入成外白內黑以孟買為靈魂的印度人。故事線雖然拉得很長,有時歡樂溫馨,有時也不禁為其中的殘酷和血腥皺起眉頭,但因為活靈活現的人物,令人對情節記憶深刻。

我想我會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大概是…關於選擇。人生有著一連串的選擇,永遠不會知道選這個放棄那個,或選那個放棄這個,後來會導致什麼不相同的結果,時常也無從後悔 (或者說,後悔也沒用)。項塔蘭裡面主角的”林”,人生的轉變與境遇是那麼的不可思議,有時候就是衝著那麼一個直覺、一股氣、一份愛或甚至不知道為什麼就勇往直前,雖然有些行為看來也許有點爭議,但作者在書裡也不隱藏的寫出了善行內藏的那份別有用心和惡行背後的另有苦衷。跟著林的遭遇,不斷讓讀者和他一起思考著命運及選擇,還有所謂的對與錯。

另外一個原因是主角對於生離死別、多桀經歷後,始終不滅的那份衝勁、正面的態度以及對人性的信任。其實從書裡可以感覺到他的滄桑,這並不是個主角威能且陽光到不行的故事,反而因為對黑暗的刻畫、因失敗所承受的打擊、還有一蹶不振想死的念頭,更突顯最後帶著他撐過去的那份決心跟勇氣,也更顯得真實。

聽說這本小說要被翻拍成電影,由Johnny Depp演出主角,真是令人期待!

最後,我很喜歡書裡的一些句子,節錄如下:

● 過去的事永遠映照在兩面鏡子上:一面是明鏡,映照已說過的話、已做過的事;一面是暗鏡,映照許許多多未做的事或未說的話。如今我後悔沒在一開始時,沒在認識她的頭幾個星期時,甚至沒在那個晚上就告訴她……我喜歡她。

winand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來我只是怕颱風無聊隨便借了一本書回家以備不時之需,沒想到一開始看就不小心一口氣讀完了。"追風箏的孩子"作者"Khaled Hosseini"的第二部作品,背景也在阿富汗,只是時間序拉長成為三、四十年吧,從塔利班政權上台、當權至下台為止,用二名婦人的境遇點出了阿富汗的戰火、封建體制、男女不平權、家庭暴力…等問題(避免爆雷,不多著墨)。

其實情節有點煽情,把情感放大了像連續劇一樣,然而卻無法自拔地讀下去。最令我震撼的是一種失序感,手裡捧著書像是在讀古代不文明的歷史,但這個歷史是時間點是鐵達尼號電影風靡全球、是911事件、是現在;看著書裡的煙硝、斷垣殘壁像是在一個遙不可及的戰場,卻真實存在於臨近的國家。作者文字的臨場感是很強烈的,翻開每一頁都有畫面跳出腦海,相當有趣的閱讀享受。

一年看的書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要發生這種一發不可收拾的"一口氣"也不是沒有,但還是忍不住推薦大家有閒的時不妨看看這本書。雖然外頭風強雨大,我卻跟著書本旅行了一趟阿富汗因豔陽而乾渴…

"One could not count the moons that shimmer on her roofs, or the thousand splendid suns that hide behind her walls."


winand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