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美國三個月了,連第二個module都要期中考了!!!
在這裡念書完全是不同的體驗,課堂發言要算分、小組同儕表現要互相評分,
課本、case回家自己讀,上課老師只有一小段lecture,其他都用"討論"的,
作業都在一開學時都列在syllabus裡,要自己注意deadline不會有人提醒。
MBA更是把學業與就業徹底綁在一起,career office堪稱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不去約時間meeting聊聊近況或做interview練習,它時不時就會寄信來"關心"。
 
當然啦,work hard; play hard,雖然三天二頭就來篇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但是這三個月裡,星期四晚上的party沒停辦過,各國的節日沒少慶祝過,
football tailgate也不曾被遺忘,Chicago之行全班同學也幾乎都去了。
有時候看著那些什麼都參加的美國同學,我實在很好奇他們究竟怎麼辦到的 Orz
 
忙碌的生活令人感到又快又慢,
快的是為什麼我事情都還沒做完就半夜了?一個轉眼怎麼一個禮拜又過了?
慢的是為什麼覺得已經在這裡待很久了結果才三個月?怎麼離畢業還這麼遙遠?
 
細細想想這三個月和別人聊天、上課討論、做interview練習,有個感受特別強烈…
生活經驗…特別是困難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往往是日後會特別記得的事;
而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往往就像昨天中午吃什麼一樣容易被遺忘。
 
當談到臨危受命就想起在事務所小組成員都離職後,剩下我和新組員去查某老客戶的經歷;
當談到adaptability就想到之前同事去待產+放產假時的日子。
當談到團隊有難共事的成員經歷時,不好意思地就請了X大俠出場一下;
當談到衝突及權威就不禁想起了曾經與某人在會議室中的針鋒相對的尷尬場面;
當談到process improvement很難不把某公司竟然有四套財會軟體這件事拉進來思考;
當談到brain storming就會想到準備辯論那時,同時想正反雙方立場快精神分裂的過往。
 
MBA的平均年齡是28歲,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獨特的生活及工作經驗來到這個地方,
於是一個問題人人一開口就是一則與眾不同的故事,
而大部分高潮迭起精采有料的故事,當下多半不是什麼令當事人感到輕鬆的事。
改變、cross comfort zone、接受挑戰雖然都不容易,時常也苦不堪言,
然而事過境遷之後這些事情終將成為值得被再三回味的篇章。
不管這個MBA對我的職涯到底有沒有實際的幫助,
它無論如何絕對是一個一輩子不可能忘記的人生經歷…(小島異族於大阿美利加求生記~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and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